{{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在最近发布的2021年“十四五”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和2021年相关重点工作的相关文件中包括了:优化“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的指标,并且全面取消对知识产权申请的资金资助,重点加大对知识产权后续转化的运用、行政的保护以及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早在2019年和2020年就已经定调了全面取消专利申请的资助,知识产权人开始纷纷担忧这样的规定会使得专利的申请量出现断崖式的下降,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将会面临缺乏业务量、专利/商标审查员将会被大量优化、IP in-house将出现被迫离开公司等情况。但是是显然两年过去了,这一切的担忧都没有发生,结果反而是三者的需求都在不断的攀升。
下面权盾用一组数据来清晰的进行一下说明,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40.3万件,这其中实用的新型专利申请量达到272.6万件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达到了70万件。纵向进行一个比较的话,2020年1-11月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远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数据,并且在这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增长了20%。
通过上述数据足以佐证,近两年通过专利申请和授权获得专利资助实现增收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套利资助的观念曾经确实是正确的,但到如今,知识产权人应该将申请专利是为套利资助的观念清除,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重点工作正当时。
然而,有趣的是我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仍在持续增长,是市场已经真正认识到专利价值?还是申请专利有新的套利渠道?
热闹非凡的专利无效、专利诉讼、专利质押和专利证券化,是体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方式,能阻击竞争对手也能获得资金,但其实专利质押和专利证券化的最大受益者并非专利权人,专利无效和专利诉讼中有部分案件是超出合法商业竞争的。
也就说市场有认识到专利价值,但市场并不需要也不能回报如此多专利的专利价值。在2021年“十四五”知识产权工作总体思路和2021年重点工作中的一句话的后半段写到“重点加大对后续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更加直接的体现了在未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以及专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